脱离演讲谈PPT,都是耍流氓

来源:小饿大课堂

原标题:脱离演讲谈幻灯片是耍流氓

幻灯片是为演讲者服务的。对于多数用户来说,制作「发布会级幻灯片」的几率非常低,常见的用途还是讲座、上课、提案、工作总结、小组报告等等,但本质上,这些幻灯片和发布会一样,都是为了配合演讲来使用。

这样的幻灯片一旦做对了,在不听演讲,不结合上下文的情况下,光靠看,别人很难甚至完全无法了解你要表述的内容。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仅仅分享幻灯片的页面设计,可能你只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排版技巧,而真正最重要的是幻灯片与演讲的配合,这就必须结合演讲内容一起研究才能习得。

不久前,我受某校邀请给文化产业专业的研究生们做了一次专题讲座,内容是关于产品创意的全球视野。为了配合这次一个多小时的演讲,我制作了一套多页的幻灯片。虽然时间很紧,幻灯片做的非常简单,但对于大多数幻灯片的用户,这反而是非常典型的场景。

今天这篇长文,就以这次讲座的逐字稿为范例,向你详细讲解如何制作一套配合演讲的幻灯片,涉及的关键内容如下:

一、制作幻灯片前的准备工作二、演讲的逐字稿三、哪些内容适合用幻灯片呈现四、哪些内容可以加动画五、幻灯片切换的时机六、演讲前的准备工作

一、制作幻灯片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演讲场地和设备的情况

首先,如果有可能,尽量去实地看一下演讲场地和设备。如果你觉得这样显得过于「隆重」,那么可以向主办方详细询问活动场地和投影设备的情况。比如这次在学校的讲座,我需要了解听众的数量、教室还是会议室、小教室还是阶梯教室、投影的位置、投影与观众的距离、投影仪还是液晶屏、投影的比例和尺寸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幻灯片的制作产生直接影响。

2、确定幻灯片尺寸和背景

这次活动场地为会议室,听众人数很少,仅仅是一个专业的研究生,显示设备为一块尺寸很大的液晶屏,活动时间为晚上,结合上述情况,我决定使用深色渐变背景。我们知道液晶屏的亮度远高于普通投影仪,由于场地小,观众与液晶屏的距离就比较近,加之晚上没有室外光线干扰环境较暗,白色或鲜艳的背景会显得刺眼,长时间观看会让眼睛不适,深色渐变背景则更为柔和。

二、先写逐字稿

当你开始准备一次演讲,首要工作当然是确定演讲的详细内容,也就是写逐字稿,千万不要因为你对幻灯片有浓厚的兴趣,就把制作幻灯片放在第一步。永远记得,演讲内容才是关键。

写逐字稿,要尽量把你想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便于后续可能的反复修改和演练。当然,逐字稿的目的并不是让你照着念,而是为了完整并且有条理地梳理你想表达的内容。

每个人写逐字稿的习惯都不同,我自己有一个坏毛病,如果准备演讲的时间非常短,我会直接在幻灯片的「演讲者注释」中写逐字稿,目的是节约时间。在写逐字稿的过程中就同时考虑幻灯片的分页、切换、准备素材等工作。因为准备时间非常短,来不及把演讲稿记熟,演讲者注释中留有的文稿可以在你在突然忘词时给出提示。

在幻灯片最终完成后,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对演讲者注释进行精简。我的做法是复制一份幻灯片文件,一份留有原始的逐字稿,用于备份和日后进行整理。而另一份,会对逐字稿进行大幅精简,让它更适合作为「提词器」。

逐字稿原版

简化版

三、逐字稿与幻灯片

在正式演讲之前,通常有一段等待的时间,比如主持人对这次活动的介绍、发布会正式开始前等待观众入场,或是你自己在演讲前的开场白,这时屏幕上需要有一个「空白」页面,但不是真正的空白,我暂且把它叫做「等待页」。企业的幻灯片,放一个logo就可以,如果是主题活动、大会的系列演讲之一,也可以放相应的活动logo或名称。而普通的个人的演讲,可以用呼应演讲主题的图片或其它元素,但最好不要在第一页就显示演讲题目。

幻灯片P1等待页

我这次演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面向全球的产品如何做好本地化工作,而且听众是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我用了「文化」这个词不同语种的翻译作为元素排列在页面上,让观众大概了解这次讲座和不同语言的文化有关,产生联想和期待。

下面黄色背景的内容是演讲逐字稿,文中的#P+数字#代表幻灯片切换页面的时机和页码。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来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产品设计方面的话题。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李云峰#P2#,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产品经理。

幻灯片P2

很多演讲者在做自我介绍时,担心页面太空,喜欢放头像或者形象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当一个活人已经站在观众面前,就不需要再用照片来进行说明了。如果你还算不上是「名人」,那么这个页面真正关键的就是姓名,因为光靠听,观众不一定知道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

今天的讲座的主题是产品设计的国际视野#P3#。大家可能会很疑惑,一个设计师,凭什么来谈国际化视野这样的话题。

幻灯片P3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叫SonarMultimedia#P4#,应该算是一家科技公司,一直在从事App的创意与研发#P5#,产品主要面向iOS和macOS用户。而且,碰巧我们把这些App卖到了全世界。#P6#目前已有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幻灯片P4

幻灯片P5

幻灯片P6

P6中的数字出现时,可以使用动画「轰然坠落」来进行强调。

听起来好像很了不起,因为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把软件卖到全世界这件事,只有极少数的大型的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才能做到,#P7#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SAP的ERP、Oracle的数据库、Adobe的设计软件、IBM的行业软件等等,从前只有达到这样量级的公司才有能力把软件卖到全世界。为什么?

幻灯片P7

抛开技术和研发实力不说,单说建立全球销售渠道这件事,就不是小公司努努力能做到的。比如在各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和跨国公司合作,和电脑生产商合作预装或者分销,在各地招代理商、分销商……不要说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即使是国内知名的软件公司也很难做好。而更多本地的IT公司只能承接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软件项目来做,因为没有能力去卖产品,只能做定制开发。

上面这段内容,用幻灯片不好呈现,没必要在这个地方花精力,直接讲就可以了。

直到iPhone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P8#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二代智能手机iPhone3G,这一代iPhone除了支持3G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内置了应用程序商店AppStore#P9#,允许用户安装第三方应用。

幻灯片P8

幻灯片P9

这些第三方的应用从哪儿来呢?苹果公司在正式发布iPhone3G的几个月前,就开始为第三方开发人者提供针对iPhone的应用开发工具,任何一个个人或企业都可以注册成为开发者,将你开发的应用提交到应用商店进行销售。苹果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你购买的第一台智能手机是什么,如果不是年纪特别小的话,多数人的第一台智能手机的并不是苹果、谷歌,三星,而是那个已经几乎消失了的诺基亚,#P10#它的操作系统叫塞班。但后来为什么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彻底失败了?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诺基亚最大的失误就在于,给了你一台智能手机,却没有给你获取应用的渠道。

幻灯片P10

就好像我们修起了公路#P11#,却找不到地方买车,那我们用高速公路来跑什么呢?

幻灯片P11

上面这几页幻灯片,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iPhone、Nokia、公路等等这些信息不用看图就能听懂你在讲什么。但对演讲者来说,这样的页面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当你看到下一页是这幅图的时候,就会想起接下来要说的话。因此,你要理解,幻灯片里有些页面其实是给演讲者自己看的。

各位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P12#当我们用手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用什么?

幻灯片P12

这页幻灯片的出现,是为了稍作停顿,留一点时间给观众做出反馈。在演讲中适当出现一些提问,可以增加你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利用这种短暂的停顿迅速喝水,如果演讲时间过长,口太干会影响说话的流畅度。

我们用的是软件。虽然手机是由一堆硬件组成,各种芯片、CPU、内存、摄像头、话筒等,但我们最终使用的不是这些硬件本身,而是软件。所以,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阶段,第三方应用的数量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用户决定购买一款手机的重要因素。而苹果之所以要构建AppStore这套体系,#P13#就是要通过这种基于终端的内容服务模式,将手机用户、开发者和自己牢牢地绑在一起。而且最重要的是,AppStore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并且面向全球的软件销售市场。也就是说,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你的创意和产品卖到全世界。年,当第一代iPad发布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平台会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可能性,开始进入了这个领域。

幻灯片P13

在前面几年,我们做了很多不同方向的尝试,做过小游戏#P14#,做过录音机#P15#,做过图片编辑器#P16#,做过可以识别手势进行自拍的相机#P17#,做过快捷输入法#P18#……等等,#P19#这些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但结果都不太理想。

幻灯片P14~19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这个部分这么简单,似乎没必要一个产品一页幻灯片。的确,这部分内容并不重要,只是为了前后内容的衔接,但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内容可长可短,在演讲中可以起到一种「弹性控制时间」的作用。如果演讲时间足够长,我会对每个App做简要介绍,如果时间不够,就一句带过,因此在制作幻灯片时就需要考虑这种灵活性。

虽然这些App也积累了一些用户,但始终没有出现一款让我们真正满意或者得到市场认可的产品。毕竟在这些领域,我们能做的产品,别人也能做得出。哪怕我们在用户体验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还是没有体现明显的优势。而且这些产品类别都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产品很难脱颖而出。我们在不断寻找定位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当然也积累了一些技术和经验。我们一直在寻找到一个方向,能够体现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专注于某一个细分领域的产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研究便携式蓝牙音箱,其中有一款Bose的蓝牙音箱人气很高#P20#,它的体积很小但音质非常好。我在网上看各种介绍的时候,看到一个用户对这款产品的评价#P21#:比它小的音箱都不如它音质好,而比它音质好的音箱都没有它体积小。

幻灯片P20

幻灯片P21

包含有相同元素的两个页面,最适合用「神奇移动」来过渡。

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不管是企业还是产品定位,其实就是寻找这样的独特优势。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为什么比它小的不如它音质好,是技术达不到。为什么比它音质好的没有它体积小,也是技术、设计、工艺达不到。我想,这样的定位应该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的优势在哪儿呢?有什么优势是其他开发者不具备的?后来找到了,音乐#P22#。

幻灯片P22

我们团队里的成员都热爱音乐,中学就开始玩乐队,自学各种乐器、音频设备和电脑音乐制作,可以自己编曲、录音。虽然达不到专业水平,但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也具备乐理方面的基础。加之我们在前几年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已经积累一些关于音频、图像、动画处理各方面的技术,这几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可能就是我们独有的优势。#P23#比我们懂音乐的没有我们懂技术,而比我们懂技术的没有我们懂音乐。

幻灯片P23

所以,我们把产品方向定位于音乐应用,但不是做专业的音乐软件,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会用的音乐软件,让每个人能都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这是我们开发的第一款音乐应用Drummy#P24#,有iPhone版、iPad版和mac桌面版。一个用来编辑打击乐的音序器,音乐行业里通常叫鼓机。这款应用可以让没有太多音乐基础、没有学过打击乐的用户也能很快学会编辑一段节奏。软件包含了一个8轨混音器,一个32步音序器,还有鼓垫可以自由演奏,内置了将近20组不同音乐风格的音色。说了那么多,其实大家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我们看一段视频演示。#P25#

幻灯片P24

幻灯片P25视频演示

应用上线之后,马上就被几十个国家的AppStore推荐到了首页。#P26#在15个国家被评为最佳新应用,#P27#在这15个国家中的2个国家还被评为最佳音乐应用,#P28#并且在超过个国家获得了「音乐入门应用」的专题推荐。

幻灯片P26

幻灯片P27

幻灯片P28

被AppStore首页推荐可以说是每个开发者都梦寐以求的事,这代表你的产品无论是创意还是品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我们的第一个音乐应用就得到了这样的认可,说明我们的方向找对了。特别是「音乐入门应用」这个专题推荐,「通过这些应用开始创作音乐」的确和我们的产品定位不谋而合。这是我们的第二款音乐应用Melodist#P29#,意思是作曲家。这个神奇的应用可以把图片转换成旋律,让每个人都能作曲,我们设计了一套算法,通过分析照片中的颜色构成,自动生成一段乐曲,并且在音乐播放过程中融入了优雅的动画视觉效果来诠释乐曲的情绪。将图像、音乐、动画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艺术形态。那么,我们是如何实现把图片变成音乐的呢?

幻灯片P29

我们知道,图片是由像素构成的,首先我们……然后通过计算……来决定这段音乐的调,通过……来确定和声走向,再根据……来确定每个音符的音高。通过这样一系列计算,最终让一张照片变成了一段唯一的旋律。#P30~34#

以上内容涉及核心创意和算法,关键部分省略。

幻灯片P30~34(部分页面省略)

当然,实际算法远比这个复杂。因为生成一堆音符很简单,但要让这段旋律好听,就需要不断改进算法,对旋律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进行「纠正」,让它符合和声走向。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演示。#P35#

幻灯片P35视频

Melodist上线后,#P36#在个国家的AppStore获得了首页推荐,#P37#在53个国家拿到了音乐类第一名的成绩,#P38#在27个国家进入了总榜前十名。

幻灯片P36

幻灯片P37

幻灯片P38

除此之外,Melodist还经常入选一些五花八门的专题推荐,我挑了几个比较有趣的专题给大家看一下。随心创作音乐#P39#、话题制造神器#P40#、告别冷场#P41#、舒缓身心#P42#、生活小魔法#P43#、简约界面,大有用途#P44#……其中,还有一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日本区AppStore的一个专题推荐,叫「艺术之秋」#P45#。

幻灯片P39~44

幻灯片P39~45

刚开始我对这个名字很疑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艺术之秋」这个说法其实在日本很普遍。在日本许多最重要的大型艺术展、设计展都是在每年秋天举办。所以在这个专题里推荐了一些和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与科技融合的App,和秋天正在举办的艺术活动相呼应。因此,通过AppStore我们可以从很多侧面去观察各个国家不同的一些文化特征、消费特征。给大家看两组有趣的数据。#P46#这是昨天AppStore全球主要国家的免费游戏下载排名,每行的五个图标对应每个国家下载量最高的五款游戏。看上去,绝大多数国家的畅销游戏都比较类似,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几乎都差不多。但仔细看,其中有几个国家很特别。#P47#注意,日本、中国和韩国受欢迎的游戏,和其它国家几乎完全不同。比如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动漫、游戏产业非常发达,它们有自己独特的游戏文化,国外开发的游戏进入日本市场往往都会水土不服。

幻灯片P46

幻灯片P47

利用遮罩和透明度来突出图片中需要强调的内容,配合缩放动画效果更好。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榜单,#P48#摄影和视频类软件的免费榜,也是昨天最新的数据,这个类别看起来,受欢迎的应用是非常接近的,但是细看也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幻灯片P48

首先,这里边有一个非常特别的,#P49#中国下载量最高的五个App和其它国家完全不同,是抖音、美图秀秀、快手这些本土最火的产品。而国外下载量最高的是YouTube、Instagram、Snapchat这些应用,在中国是无法正常使用的。除此之外,这张图还有另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幻灯片P49

#P50#注意看日本,下载量第三名居然是抖音,抖音最近也是在做全球化,它的海外版叫TikTok,最近正风靡日本。

幻灯片P50

继续看,#P51#这个应用叫musical.ly,一个音乐类的短视频社区,类似抖音,几乎在每个国家都进入了前五名,在座的有人用过这个应用吗?没用过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个App就没在中国区上线,既然这样,你肯定认为这是国外的产品了,恰恰相反,这个产品其实是中国的团队开发的,而且去年已经被今日头条收购了。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中国开发的App在海外获得很大的成功。

幻灯片P51

所以,我经常看着这些数据在思考。为什么同一个App,在这个国家受欢迎,在那个国家却无人问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国家的用户之间有什么差异,如何让一个产品在大多数国家都普遍受到欢迎?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在逐步构建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产品创意的国际视野。接来下,我们先把App放一放,看看在其它成熟的领域,全球化企业是怎么做的。先从吃的说起。#P52#肯德基,大家都熟悉,全世界最大的炸鸡连锁企业,全球的门店超过家#P53#,在中国就有家#P54#,比例非常高。肯德基的产品主要就是汉堡和炸鸡#P55#,无论你去到全世界哪一家肯德基,都能吃到统一标准加工出来的汉堡和炸鸡,味道都差不多。

幻灯片P52~54(神奇移动)

幻灯片P55

但是,肯德基在不同的国家卖的产品,是有区别的。比如在中国,最早推出辣味汉堡,老北京鸡肉卷#P56#也只有在中国的肯德基才能吃到。后来还推出了油条#P57#、豆浆、粥,甚至各种口味的套饭#P58#。

幻灯片P56~58(神奇移动)

肯德基在中国推出了很多这样本地化的产品。而且,在其它国家也是同样的策略,比如在日本有饭团,在印度有咖喱味汉堡,在法国有各式各样的甜点等等。我们可以试着思考一个问题:肯德基究竟是把一个产品卖到了全世界,还是跑到全世界卖不同的产品?或者换句话说,既然肯德基的产品都那么本地化了,假如我们把肯德基这个招牌去掉,会不会变成了一家本地的快餐店?我们再来看一下汽车,#P59#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之一。也是国际化战略最成功的汽车品牌,尤其在中国市场特别受欢迎。那么,奥迪在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

幻灯片P59

这是在国外销售的奥迪A6#P60#,到了中国#P61#变成了A6L。L的意思就是长轴距版。奥迪专门为中国市场改款加长的车型,非常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极大的成功。以至于后来宝马、奔驰这些豪华车品牌都效仿奥迪,进入中国市场的车型必须拉个皮。还是那个问题,奥迪究竟是把一辆车卖到全世界,还是跑到全世界卖不同的车。可能有人会说,你想太多了,关键在于这个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产品之间的那一点差异没那么重要,奥迪不加长10厘米照样也能卖出去。是不是这样呢?

幻灯片P60~61利用神奇移动拉长车身

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松下#P62#,在年代就进入美国市场,开始了国际化战略,在全世界有多家分公司,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松下的产品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洗衣机、电视机、DVD、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等,无论是家电还是数码产品,产品都做的很好。但可能大家并不知道,松下在年左右,曾经是日本第二大的手机制造商。

幻灯片P62

当时的松下手机#P63#,工业设计非常好,在日本非常受欢迎,很多热销机型。所以,松下把这些在日本热销的手机引进到了中国市场。这些在中国销售的松下手机,无论设计、工艺、品质都和在日本销售的一模一样。结果,市场反响非常不好。大量的用户抱怨说,松下的手机质量有问题,接电话都听不清,话筒声音太小。为什么同样的产品,拿到中国来反映完全不同?

幻灯片P63

原因很简单,手机没变,但环境变了。日本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怕打扰到别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先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在早高峰的地铁上,即使已经拥挤到脸贴车窗,车厢里还是会很安静,几乎没有人会在地铁里接电话。甚至在绿色座位周围#P64#,手机都是要求关闭的。晚上七八点钟,马路上就已经很安静了。所以,日本国内产的手机听筒的音量也相应的比较小,因为在日本这样的音量已经足够了。

幻灯片P64

这页幻灯片,如果严格按内容来选图,最贴合的应该是一张「即使在早高峰时段地铁车厢里依然很安静」的图片,但实际上这样的图非常难找,也很难从人特别多的画面中传达「安静」。因此,这里我从内容上做了一点变通,加了「绿色座位周围要求关闭手机」这段话,让选图变得容易一些,同时也和本段内容相关。

但是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不管是走在马路上、还是公交、地铁上,公共场所都是很嘈杂的#P65#,甚至有时候在电梯里,才几个人都会很吵。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日本手机的音量是不能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这不是质量的问题,而是厂家根本没有想到中国的环境和日本环境的差异。

幻灯片P65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什么是国际视野」#P66#,就是必须了解对方,愿意为了这个地方的用户,去增加10厘米的轴距,哪怕增加这10厘米会带来设计、工艺等各方面成本的增加,因为我很知道这10厘米对你很重要。不增加这10厘米,就卖不加长的A6,能不能卖出去?当然也能卖出去。肯德基不增加豆浆、油条,也一样有人来吃。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产品能卖出去和受欢迎是两件事。不加长的奥迪,可能就不会是那个受中国人追捧的奥迪,没有老北京鸡肉卷的肯德基也就不是那个中国人的肯德基。虽然研发、生产阶段增加了很多成本,但是因此带来了更多的销量和利润,这些增加的成本又变得微不足道了。

幻灯片P66

所以呢,像肯德基和奥迪这样的企业#P67#,它们的国际化战略其实就是在不同的地区做好本地化。而本地化这个问题,放在软件领域其实很容易理解。

幻灯片P67

就像Office的英文版和中文版#P68#,如果我们把肯德基当做一个软件产品来看的话,中国的肯德基相当于一个汉化版的肯德基。是同一个产品的不同版本而已。我们现在知道了,其实本地化就是国际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企业,才会用心做好产品的本地化。

幻灯片P68

说回App这个领域,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如何提升国际化视野以及如何做好本地化工作的呢?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P69#。

幻灯片P69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以「西游」为关键词#P70#,在AppStore里搜索,会发现有成百上千款游戏都叫某某西游。

幻灯片P70

这里随便挑选了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些游戏名称#P71#各位欣赏一下。为什么已经有这么多西游题材的游戏了,还有公司前赴后继的使用西游记这个题材?千万别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大家都用西游记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降低成本。游戏里所有角色、妖怪的名称、形象、武器、技能都可以直接照搬,不用花时间去创意。如果自己要原创这样的一整套故事体系,比如大家熟悉的「魔兽」那样宏大的世界观,且不说有没有足够的水平,即使有,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出来的,背后需要消耗难以想象的巨大成本。因此,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充分利用西游、武侠小说这类现有资源是降低创作成本的最直接办法。但实际结果呢,这么多相同题材的游戏,即使在国内要获得成功都很难,更别说进入国际市场了。所以,要想进入国际市场,产品必须要创新,要具有普适性。永远抱着原有的东西不放,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幻灯片P71

第二,需要掌握本专业国际化的知识和前沿技术#P72#。这是能够做出好产品的基础。比如拿软件开发来说,技术每年都在更新迭代。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软件开发转换到App开发的话,整个开发语言、框架等等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在我们最早开始做iOS的开发时,几乎很难找到中文的技术资料,要花大量的时间通过国外的网站、资料进行学习。然而很多程序员没有跟上这种技术的转变,一是没有预见到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二是不愿意主动投入成本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体系。

幻灯片P72

第三,语言和文字#P73#。让一款App支持本地化,首先要将用户可见的内容,比如界面中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以及产品的介绍、关键词等元数据翻译为不同的语种。但真正要做好本地化,翻译绝对不是做好一份中文版的文档,直接拿去翻译成其它语种。而是要尽可能地去了解不同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字在界面呈现上的不同。很多时候,必须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习惯来调整表达方式。

幻灯片P73

比如我们的产品Melodist,如果只看名字,一般人不知道它的用途。所以,在AppStore的下载页面中,我们会在后面加一句很简短的副标题,来描述这个应用。最早我们拟定的文案是「让照片流淌出美妙旋律」#P74#,但这句话如果直译成其它语种,就会很长,在AppStore里显示不完整句话,而且,直译过去的话,很多时候并不符合其它语言的表达习惯。

幻灯片P74

后来我们把这个标题做了一些改进,#P75#中文改成了「人人都是作曲家」,英文是「LetPhotosSing」,而日文版是「癒し系のメロディー」(治愈系的音乐),不同的语种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幻灯片P75

这是几张放在AppStore里介绍应用的宣传图片#P76#,每张图片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个功能亮点。这些营销材料对于用户的购买决定能起到很大作用,也要翻译成不同的语种,而且不能简单用中文直译。比如针对中国台湾的繁体,很多开发团队的做法就是直接把简体转换成繁体,但其实我们知道,虽然都是中文,台湾、香港地区的语言习惯和内地是非常不同的,比如我们常说的「短信」,在台湾叫「简讯」,在香港叫「短讯」,如果这些说法不做调整,直接把简体变繁体,用户很可能不知道你表达的意思,或者认为你的产品很业余。

幻灯片P76

除了不同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字对界面的设计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数字、时间、日期、计量单位,在不同语言里都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在有些地区,甚至不使用0~9这样的西方阿拉伯数字,而是使用自己的数字体系#P77#。文字的书写顺序也有不同,比如阿拉伯文要从右往左读,因此用户界面上也要做镜像处理#P78#。

幻灯片P77

幻灯片P78

不同语言的字符长度,也会对界面设计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我们在界面上设计一个按钮,上面的文字是「恢复购买」,中文就四个字符,很简短,而本地化为日语、英语之后#P79#,字符数都比中文的增加了很多,而俄语几乎达到了中文的两倍。所以,即使是设计这么一个小小的按钮,我们都需要了解不同语言文字的差异,为不同的文字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及当文字发生溢出时的处理方法。

幻灯片P79(可以用神奇移动逐一出现)

第四,如果想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了解掌握这个行业在不同国家的禁忌和限制#P80#。禁忌,需要从习俗、宗教信仰、喜好等角度考虑文化差异,而限制,可能是法律法规这些东西,我们要了解在不同的国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幻灯片P80

比如,今年,最流行的游戏...吃鸡#P81#。这款游戏在国外风靡之后,被腾讯迅速引进中国,发行了手机版绝地求生。游戏的玩法很简单,把个人空投到一个小岛上,互相厮杀,看谁能活到最后。但是我们知道,游戏是有审查制度的,要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文化部的审查,拿到版号之后才能正式发行。那么,如果这个游戏就这么描述「个人丢到孤岛上互相厮杀......」,很可能根本无法顺利拿到版号?所以要做什么事?本地化。

幻灯片P81

我们先来看,这个游戏原本的故事背景#P82#。这是中文版的游戏背景#P83#,变成了为了世界和平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本地化。虽然游戏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但如果不做这样的本地化工作,游戏可能连发行的机会都没有。

幻灯片P82

幻灯片P83

还有,游戏人物里被击中,流血要改成绿色的#P84#,大家可能觉得,这就是中国特色,其实不是,游戏审查制度在很多国家都有,而且很多国家都比中国要严格,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比如德国,德国的游戏审查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

幻灯片P84

网上有这么四句话来形容德国的游戏审查制度:滴血不沾#P85#、骷髅长肉#P86#、天凉穿衣#P87#,禁烟禁酒#P88#。

幻灯片P85~88

德国有一个机构,叫娱乐软件检验局#P89#(TheGermanEntertainmentSoftwareSelf-RegulationBody,德语简称为USK),或称软件分级系统,专门负责游戏的审查和分级。在它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ibane.com/ddts/10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